当前,以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传统的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同时,这些前沿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以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各个国家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都将制造业作为新的突破口。为探讨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盛大举办。
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西岸拉开帷幕,众多有识之士齐具上海,共同探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愿景。在会上,马云表示,未来十到十五年,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痛苦将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想象。此论断一出,立马引发了众人的热烈讨论。
未来十到十五年,传统制造业果真会遇冷吗?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喜忧参半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例如,
美国积极推动“再工业化”,在高端制造领域具有自己的优势;
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通过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来重塑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对此,
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在
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制造业的从业者齐心协力,将整个制造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就市场规模而言,我国制造业的市场规模位已位居世界前列。
2016 年,全国制造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22万亿元,占国内总产值的 30%,制造业俨然已经成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点。同时,在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制造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也不断增多,制造业的技术升级速度正不断加快。
换个角度来看,我国制造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我国以制造大国闻名全球。另一方面,与欧美等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设计能力较为薄弱、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还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加快质量、效率、动力变革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为主,附加值相对较低,人均制造业产出低于发达国家。从出口产品的具体类别来看,我国高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额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显现,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也随之提升,因此,进一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企业为预防“寒冬”可未雨绸缪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产业革命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就制造业而言,整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成不变、一帆风顺。且不管传统的制造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挑战、是否遭遇“寒冬”,企业只有专注现在、把握当下,才能在暴风雨来临时保持冷静、临危不乱。
那么,为了防范制造业可能到来的危机和挑战,企业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企业应该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法规,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国家的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应采取措施,让企业自身的梦想符合国家的总体利益,使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实现高度统一。
其次,企业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不管是在资金方面,还是在人员配置方面,企业只有掌握了制造产品的核心技术,才能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受制于人。同时,采用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有效降低能耗、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形成。
再次,企业应该注重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展开合作,大力培养制造业所需要的尖端技术人才。品学兼优的技术人才不仅能促进行业的技术革新,而且也能有效提升整个国家在关键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一代代尖端人才的不懈努力下,制造业定能取得新的发展成果。
最后,同行之间的携手合作也十分重要。拿制造业而言,每个从事制造的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总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长处和特色。不论是在经营管理、技术研发还是在产品生产方面,每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经验。同行之间加强技术交流和经验共享,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实现飞跃式发展。
制造业的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模样,我们只能猜想。今后的制造业到底是一片坦途,还是步履维艰,都需要时间的检验。当下,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只有直面现实、努力增强自身的实力,才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为整个制造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