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不断得到应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保护水平逐步增强,正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在劳动就业领域,我们所追求的各项目标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需要相互配合的关系,如果不能协调好这些关系,预想的目标之间则会相互制约,甚至可能产生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面临着四对重要的平衡关系,或者也可以看作是四场重要的一对一“赛局”,其特殊之处在于,竞赛双方不是非此即彼或非输即赢的关系,而是需要保持均衡进度从而实现双赢。
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自2016年伊始,我们就应该主动进入状态,努力争取这几场关键竞赛的双赢结果,从而保持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工资上涨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两个“同步”的要求,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两个同步,另一方面,对两个同步内涵的理解和重点的强调也应该与时俱进。
如果说在一段时间内,我们讲两个同步,重点在于强调居民收入增长或劳动报酬增长能够跟上经济发展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步伐,目前则应该更加强调居民收入增长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劳动报酬的增长要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
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归根结底,劳动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是劳动报酬增长的根本源泉和可持续性所在,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增长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仅如此,工资水平还与劳动生产率共同决定着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
许多分析者往往简单地把工资绝对水平等同于影响比较优势或竞争力的成本因素,而忽略了劳动生产率在其中的作用。把两者结合考虑,决定比较优势或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单位劳动成本”,它与工资水平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工资增长会提高单位劳动成本,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降低单位劳动成本。
显而易见,如果劳动报酬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单位劳动成本则会提高,与之相关的企业和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就会遭到削弱。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