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记者的这个问题,张连毅思考了一下,反问了记者一个问题,我们要造什么样的“大脑”?人类的思维千变万化,千万个人就有千万个“大脑”,是要造爱因斯坦的“大脑”还是巴顿将军的“大脑”?现阶段医学界对人类大脑也不敢说有完全了解,如果完全了解了,美国前总统里根也许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老年痴呆症了。脑科学如同自然科学的“疆域”,涉及的是对人类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问题,我们对其研究进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当然,现在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计算机已经能够在已有知识库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问答交流,像微软小冰、苹果SIRI,但距离有像人一样的思维并与人自然交流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比较同意百度李彦宏的观点: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大多数简单的脑力劳动。至于“大脑”可以考上大学,张连毅风趣而又不无担忧地说:如果能做到,我们的教育部门真得要好好反思了,考试陷入“固定题海”的状态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这样的“大脑”也能考上大学,不是在说明计算机聪明或者人工智能水平有多高,而是在证明现在的考试,正在使我们的青少年变得越来越不会思考,只会考试;越来越没有思想,只会背考题;我们的学校正在通过大量的考题、机械式的考试,培养一批又一批甚至连机器不如的“机器人”,中国“僵化的应试教育”对未来中国人才培养的影响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
就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而言,制造“大脑”的愿望很好,但要尊重科学。面对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学术界和产业界除了要饱含激情外,也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少一些冒进和浮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靠的不是神奇的故事,也不是靠描述高不可攀的技术,更不能靠概念去换取发展的资本,要本着对国家、对产业、对民众甚至对资本负责的态度,推动产业的进步。张连毅认为: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的道路上,不迷信技术但也要相信技术,既要对人工智能有包容的心态,也要怀有敬畏之心。应该看到,即使目前最热的机器学习也只能学到人类现有的知识,而且学习的范围是由人指定的,计算机暂时还无法达到和人一样的认知度。正如清华大学马少平教授在2015年清华人工智能论坛上所指出的:计算机现在的问题,或者说与人的不同是:它不知道它自己不知道什么!
据悉,“中国脑计划”已获国务院批示,并被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将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今年4月,清华大学成立了类脑计算中心,由我国人工智能专家张钹院士亲自挂帅,以进一步加快类脑计算研究,推动未来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承担这个重大项目,不仅调集了清华大学各院系最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参与研究,清华大学医学院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相关实验室、科学家均加入到这次国家重大项目的探索研制之中。
图为:捷通华声董事长张连毅(左三)拜访张钹院士(右三)
灵云—全方位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人工智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智能化模型、机制和过程,在较浅层次上,人工智能意味着智能化的人机交互方式,如智能语音交互,让计算机“能说会听”;智能图像识别,让计算机“能写会看”;在深层次上,人工智能意味着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知识表达、归纳、推理等智能计算过程,如语义理解,让计算机明白交流的内容。如果说智能人机交互是人工智能的触角,智能计算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二者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一个智能网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