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2001年的时候再次掀起热潮,一家叫ActiveBuddy的公司开发了一款叫SmarterChild的机器人程序:这是一款ELIZA风格的聊天机器人,内置于美国当时风靡一时的AIM即时通软件中。SmarterChild可以为用户提供新闻,天气预报,电影时间和其他一系列的咨询。当时,有近三千万的用户在他们的AIM中安装了SmarterChild程序。
但AIM软件最终和美国在线AOL一起淡出了用户视野,像SmarterChild和GooglyMinotaur一类的机器人也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谷歌崛起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机器人退出了历史舞台。
移动互联网时代软件下载对机器人发展的影响
随后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如今苹果的iOS平台约有150万的应用程序,安卓平台有160万。主流的应用大约是提供这么几种服务的:叫车,点外卖,预定旅程,以及同事之间的交流。
在台式机的年代,从维基百科到Orbitz和Priceline之类的订票网站,再到大众点评的鼻祖Yelp,正是搜索引擎负责帮用户周转于各大网站。在手机的年代,则是由API(应用程序接口)负责协调各种应用,实现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跳转。有了API发挥作用,我们才能从手机上传照片到Facebook,或者是在谷歌地图里叫辆Uber。
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想让用户下载应用程序变得越来越难,成本也节节攀高。除了玩游戏之外,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Facebook和谷歌公司开发的应用上:根据ComScore的数据显示,十款最常用的应用中有八款来自于这两家科技巨头。因此有心者可以看出,app创业的黄金时代将走到尽头了。
对于机器人开发商来说,移动时代还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开发能够连接所有信息和数据的元应用或者元层。对于大部分的用户来说,这样一个应用程序的界面看起来会跟短信界面差不多。根据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调查显示,短信是智能手机最受欢迎的功能。投资者Jonathan Libov在去年发表的文章中谈论到各种媒介对图像及声音界面的依赖,他认为“尽管文字不是最便捷的交流方式,但一定是最令人舒服的。我认为软件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使用起来方不方便,而是舒适程度,而文字恰恰是最为舒适的载体。基于文字的交流拥有便捷,有趣,灵活,亲密,生动形象的特性,还具备语音用户界面所没有的联贯感。所以我是文字的忠实拥护者。”
如果说“即时通信”曾是台式机中最受青少年追捧的终端软件,那么之后移动手机就是文本互动的天下,主要用户为办公室白领。在亚洲范围内,诸如微信和LINE之类的即时通信软件凭借自身的实力一跃成为大型门户,在用户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提供时下需求最旺的服务、游戏等等。所有这一类通讯软件的发展都是为了让用户习惯于硅谷所谓的“对话式用户界面”----就是通过文本进行互动的用户界面,能识别用户发送的关键词和信息。
用户界面,换句话说,就是看起来很像很像ELIZA机器人的东西。
交互式机器人的发展
伴随着一声“嗨,Slack机器人来啦!”,用户进入了Slack机器人的时代。Slack于2014年2月面世,它会在电脑和手机中安装客户端,方便用户给同事发送短信。但因为大多数企业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种交流方式,因此Slack肩负起教学任务,用一款同名机器人Slackbot的脚本教用户如何使用软件。初次登录软件,Slack机器人就会私信你:“为了方便您与团队更好的交流,我将为您设置个人信息”,接下来就会询问你的名字,照片和电话。整个过程看起来只是机器人在为用户设置档案,但实际上是为用户展示了Slack的使用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