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围棋人机大战尘埃落定,李世石VS谷歌AlphaGo,五场精彩绝伦的围棋比赛,最终比分是1:4。比赛结束了,然而相关的话题讨论才刚刚进入高潮。其中,尤其以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争论最为有趣。
以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为标志,在250年的现代文明历史中,互联网从初兴到成为整个地球的血脉,只用了短短50年时间。人类历史虽然短暂,但文明的步伐始终在加速前行。因此,在围棋人机大战硝烟散尽之际,我们忍不住要看得更远: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是什么样的呢?机器人会像各种科幻电影里头的那样无所不能吗?同时我们会变成超人一般的存在吗?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绝不是人类进步的终点。相反,互联网正在不断发展进化,并将开启人类最终的命运之门——智人时代。
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关于人类社会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的论断,及谷歌工程师库兹韦尔关于“2045年,半机器人时代来临”的预言,都在印证着智人时代的到来。
智人时代:强人工时代正在到来
我一直在鼓吹的“智人时代”也就是强人工智能时代。Linda Gottfredson教授如此定义“智能”:“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按照这个定义,强人工智能就是智能达到了能够和人类一样自如“思考、计划、解决问题”的水平。
从弱人工智能进化到强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中最难的一个节点。为何可以大胆猜想在机人时代之后人工智能会突破这一转化难关呢?关键有两点,一是万物互联之后计算机处理速度的飞跃提升,二是人工智能自我进化。
前者的实现毋庸置疑,而对于后者,我们也大可以抱乐观态度。就中国而言,目前,“百度大脑”、“讯飞超脑”等计划和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而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类脑智能研究中心也正在研究如何让机器有自主思维。他们的研究方向有三:认知脑计算模型、类脑信息处理和神经机器人。
“认知脑计算模型”就是借鉴现有的脑科学的成果,建立人类脑神经的模拟机器,以助力人工智能在视听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取得突破;“类脑信息处理机制”就是建立一个类似人脑信息处理机制的多模态数据智能系统;“神经机器人”就是通过类脑研究,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让机器人掌握精细动作并实现自主动作学习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