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专家为报告和座谈会点赞
政府智库与主流媒体联手体现软实力
当前,广东制造业面临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倒逼挑战,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和世界重要制造基地,广东率先迎来经济新常态,也应更好地把握转型升级的机会,引领新常态。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点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省统计局、经信委、人社厅等10多个省直部门和高校院所的支持配合下,深入广州、东莞、佛山、深圳等地调研,完成研究报告——《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以下简称“报告”),并于近期发布。
报告分析了广东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情况,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标分析,对我省接下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本有机结构提出对策建议。报告指出,要消除“机器代人”四大认识误区,广东必须以“ 中国制造2025 ”为契机,大力改造提升现有工业产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创造新的技术红利和人口红利,不断优化我省经济资本有机构成。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对本次座谈会的召开表示欢迎,他对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南方日报社的合作模式也给予充分肯定,“这份报告很有分量,政府智库与主流媒体联手举办座谈会,扩大了报告的影响力,实现了研究成果转化,体现了我们的软实力。”
“这种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座谈会应该多开展和举办。”广东省 智能机器人 研究院院长张国军说,“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很辛苦,周期长、投入大、回报慢,需要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多关注、多支持”。
日前,省经信委公布广东省 机器人 骨干(培育)企业名单(第一批),15家机器人骨干企业中,有4家企业代表参与了座谈会,他们均表示此次参会收获颇丰。其中,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李伯基表示,发展国产机器人任重道远,“我觉得在这个环境下召开以此为主题的座谈会很有必要”。
为避免因机器人行业过热产生新的产能过剩政府应引导建立技术标准
尽管当前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机器代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但与会代表提醒,避免因行业过热产生新的产能过剩,政府应当发挥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应引导建立机器人行业技术标准,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政府应该抓好机器人龙头企业发展”,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李伯基表示,现在全社会都在谈“机器代人”,要防止大家一哄而上,避免出现新的资源浪费。他建议政府重点扶持 机器人产业 龙头企业发展,“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了40多年,但真正叫得响的也就是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克、日本安川电机)。”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表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关键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引导产业有序发展,避免同质化。要根据产业定位、基础和发展思路做好产业规划。
他认为,政府要引导建立行业技术标准,争取从卖产品升级到卖技术、卖标准,当前国内市场整体还属于卖产品阶段。政府要推动产业技术标准化,把技术能力变成行业标准,并实现专利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政府要引导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人才等综合性全方位服务。”
李新星介绍,为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广东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2015年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而 工业机器人 又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和基础,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重点突破机器人本体制造、 控制器 、 减速器 、 伺服电机 等,打造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同年,省经信委还出台了《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
“总体目标是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制造业重要基地和全国机器人示范应用先行省。”李新星说。
珠三角多个地市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和规划,以东莞为例,从2014年9月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了“ 机器换人 ”计划,截至去年年底,东莞企业申报“机器换人”项目总数达到了1262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预计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0%,劳动效率平均提高60%。
据佛山市经信局副局长张庆云介绍,2015年佛山全市100多家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总投资额300亿元,应用机器人4000台左右,汽车制造、陶瓷家电、机电装备机材料等行业运用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