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专题 > 观点 > 正文

当能伤害人类的机器人出现的时候 我们能干什么?

\
  1942年,阿西莫夫在短篇小说"Runaround"(《环舞》)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 机器人 三定律,来保证机器人会友善待人: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除非违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
  今天我要谈的,是第一条定律。两年前,美国著名机器人专家Rodney Brooks首次发布了机器人Baxter。之后,很多媒体和界内人士纷纷表示:能够协助人类的机器人事实上相当安全,能与人类和睦相处,并肩作战。
  在过去的30多年中, 工业机器人 发展迅猛,它们走进工厂,站在生产线上,默默工作,精细而高效,深藏功与名。2013年9月,宝马第一次将机器人引进斯帕坦堡工厂生产线。该机器人脱胎于Universal Robots,2015年5月,Universal Robots被Teradyne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斯帕坦堡工厂负责人Richard Morris表示:之前,工人们做这项工作常常会受伤。
  让机器人具有痛觉
  而机器人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完成此项工作,可谓解救了那些受伤的工人们。不过,随着机器人的普及,人们开始担心一个问题:机器人会伤害人类吗?
  答案是肯定的。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数据:在过去的30年中,机器人在美国造成了至少33个死亡案例。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也预示着未来道路上的危险。现在,机器人已经不似从前那样关在笼子里,它们拥有更大的权威和自由度。
  著名机器人项目HDT Robotics的负责人Kent Massey表示:“为了让机器人更加有生产力,它们必须和人类一起工作,为了安全地实现这个目标,机器人必须变得更像人类。它们必须有眼睛和触觉,并需要拥有智慧来使用触觉。”
  现在,很多研究部门打造具有触觉系统的机器人,让机器人能够和人类感同身受,避免对人类造成伤害。德国汉诺威大学机器人项目负责人Johannes Kuehn表示:他们现在正在探索一种能够让机器人具有痛觉的技术。研究团队认为具有痛觉的机器人非常值得开发,因为这样才能让机器人自己,以及和它们一起工作的人类免受伤害,从而更加安全。例如,如果机器人的开关或是马达感受到威胁,它们将能采取防御措施。
  Kuehn表示:“痛苦能够保护我们。当我们感受到痛苦,我们会采取保护措施,从而避免伤害。” \
  出于这样的目的,Kuehn和他的同伴Sami Haddadin正在努力打造“机器人神经系统”。为了让系统奏效,它需要让机器人感觉到痛觉之源(比如火烧或是刀割),还需要让机器人对痛觉做出反应。团队从人类的痛觉系统中寻找灵感,他们打造了一只机械臂,指尖装有能够感触压力和温度的传感器;并且模拟人类皮肤制作了“机器人组织”,来测试痛觉程度以及反应方式。如果机械臂感觉到微痛,它将进行缓慢的反应方式,直到痛觉停止,然后才会继续工作。而严重的痛觉将会让机械臂进入锁定状态,直到它能得到人类操作员的帮助。如果机器人能够识别痛苦并做出反应,那么它也能警告旁边的人类,从而保证人类的安全。
  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驯化”机器人,试图让机器人更像人类。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已经进行了多个项目,来让机器人分辨是非。今年年初,DARPA开始让机器人阅读儿童书,从而让机器人更能同人类感同身受。
  之前,机器人通常与人类隔离开来,关在笼子里,或是与人类隔着一层帘子。当人类靠近,机器人感到受到侵犯,或是人类操作出错之时,机器人通常会做出反应,从而造成伤害人类的情况。但是现在,机器人与人类更加亲密。最近,特斯拉制造了全球第一起命案,让人们开始对机器人的安全问题有了新的担忧。
  开发机器人伤害警报机制
  斯坦福法学院网络与社会中心的无人驾驶专家Bryant Walker Smith表示:“特斯拉之所以会酿成此次悲剧,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机器人感到了害怕。而机器人感到害怕之时,会做出错误的反应。”
  现在,对于机器人最大的担忧之一就是无人机的商用化。现在已经有很多例子证明无人机妨碍了正常的空中交通,因此我们必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无人机航行路线,特别是在诸如机场、发电厂、体育场等关键地段。就在最近,Airbus宣布与专注无人机监测的公司Dedrone合作,来让其传感技术用于机场。据悉,此项技术之前已经在体育场、监狱、加油站等敏感地带得到了 应用
  总体来说,传感器可以不断扫描、分析图像,也能观看或是倾听周围的活动。如果它检测到了无人机,那么系统将会警告附近地上的人们。无人机安全服务市场现在正在迅猛扩展,Dedrone也迎来了诸如DroneShield、Drone Detector和SkySafe等竞争对手。
  当我在人山人海的曼哈顿遛狗时,我望着头顶飞行而过的无人机,非常感谢这些公司能够给予我们保护,让我们和机器人和平相处。

上一篇:人工智能真能取代一切吗?恐怕人类还是真正的主宰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艺术为何有助于人类接受机器人的崛起
精选推荐
受大脑控制的机器人
受大脑控制的机器人

[2017-03-21]   想让机器人做我们想做的,首先,他得全面地了解我们。通常,这就意味着人类需要要付出更多。比如,教机器人复杂的人类语言或者把一项任务 ...

人工智能准确预测患者一年内的死亡风险,原理却无法解释
人工智能准确预测患者一年内的死亡风险,原理却无法解释

[2019-11-13]  图片来自BURGER PHANIE SCIENCE PHOTO LIBRARY美国最新研究显示,人工智能通过查看心脏测试结果,以高达85%以上的准确率预测了一个人在一 ...

农业将为高科技行业 农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农业将为高科技行业 农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2017-12-17]  农业正在迅速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高科技产业,吸引了新专业人士,新公司和新投资者。技术发展迅速,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而且促进了我们所知道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操控巨型有人驾驶机器人(巨型机甲)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操控巨型有人驾驶机器人(巨型机甲)

[2017-03-21]  近日,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实现了每一个6岁儿童都会有的梦想,他控制了一个巨大的机甲机器人。据国外媒体Verge报道,前天(3月19日),贝 ...

助力卷积神经网络时空特征学习 史上最大行人重识别视频数据集被提出
助力卷积神经网络时空特征学习 史上最大行人重识别视频数据集被提出

[2017-12-25]  本文提出了一个大型的、长序列的、用于行人重识别的视频数据集,简称LVreID。与现有的同类数据集相比,该数据集具有以下特点:1)长序列:平均每段视频序列长为200帧,包含丰......

17世纪的莱布尼茨试图制造“思想机器”却被现实打脸
17世纪的莱布尼茨试图制造“思想机器”却被现实打脸

[2019-11-05]  莱布尼茨,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律师,历史上少见的通才1666年,德国博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发 ...

九台“猎豹”机器人组队踢球,麻省理工高材生们的高级趣味
九台“猎豹”机器人组队踢球,麻省理工高材生们的高级趣味

[2019-11-09]  本周,在麻省理工学院10号楼外草坪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比赛。在绿草如茵的基利安球场上,一群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就是这场比赛的 ...

通过对抗性图像黑入大脑
通过对抗性图像黑入大脑

[2018-03-02]  在上面的图片中,左边是一张猫的照片。在右边,你能分辨出它是同一只猫的图片,还是一张看起来相似的狗的图片?这两张图片之间的区别在于, ...

本周栏目热点

2020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20-04-03]  核心摘要:目前人工智能商业化在算力、算法和技术方面基本达到阶段性成熟,想要更加落地,解决行业具体痛点, 需要大量经过标注处理的相关 ...

[1970-01-01]    从首尔清潭洞SM娱乐公司大楼代表办公室的落地窗可以清晰地眺望对面的汉江。李秀满会长介绍拥有代表办公室和录音室的建筑物是工作室中心 ...

[1970-01-01]    虽然我国经济增速下降,通缩若隐若现,但由于我国劳动力人口在2012年已经达到顶峰,之后总量呈逐年下降之势,所以即使近几年产业工人工 ...

腾讯思享会:探讨智能社会与人类未来

[1970-01-01]    人类在享受开车的过程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让机器开车,人类如不是理性的控制机器人,又将一场持久的大战。  以智能社会与人类未来为 ...

[1970-01-01]    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到了重新定义的时候,机器人拥有人类的感知和思维、应用到更多领域,成为现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由此看出中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