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专题 > 观点 > 正文

格芯CEO: 人工智能为晶圆制造带来新十年

\
格芯CEO桑杰·贾

  “这是创新最好的时代,技术巨变颠覆生活方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晶圆厂带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格芯(GlobalFoundries,原名:格罗方德)CEO桑杰·贾(SanjayJha)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2016年格芯以11%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的位置,全年营收55.45亿美元。台积电仍以近300亿美元的营收占据龙头老大地位。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作为“连接万物”的计算机物质基础的半导体芯片也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对于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中国,桑杰·贾颇为看好。格芯已宣布斥资100亿美元在成都建立首个中国晶圆厂。

  桑杰·贾认为,未来十年将会是晶圆厂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三个最基本的条件是“支持互联、低功耗、智能”,而晶圆厂是基础架构中技术的核心,比如目前主流的工艺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能够满足电子器件小型化、高集成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存需求。


  斥资百亿建厂

  格芯今年2月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在成都建立首个中国晶圆厂,以满足物联网芯片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厂的一期工程已经开工,相关工艺技术和部分设备转自新加坡工厂,到明年上半年就将完成格芯规模最大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计划于下半年开始实现量产,月产能预计2万片;二期工程是2018年开始将从德国转移技术,导入22纳米SOI(绝缘层上硅)工艺,计划2019年投产,投产后预计产能达到每月约6.5万片。

  “未来五年内,70%增长会在物联网芯片领域。”桑杰·贾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FD-SOI(射频绝缘层上硅)是格芯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相比主流的FinFET技术,FD-SOI的基板较贵,但工序较为简便,生产效率高,因此SOI工艺在传感器、射频芯片和物联网方面颇具市场潜力。

  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方面,由Intel主导的FinFET一直大行其道。而近年来,FD-SOI和RF-SO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技术优势和 应用 前景也越发地被看好。格芯及其合作伙伴,包括三星、索尼等,在FD-SOI方面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颇有与FinFET分庭抗礼之势。

  以射频芯片为例,由于在成本、集成度上的优势,RF-SOI已经在手机射频芯片上斩获80%~90%的市场份额。采用RF-SOI可以使同一张硅芯片上实现更多逻辑与控制的集成。

  据桑杰·贾透露,就在格芯宣布在成都建厂后不久,另一家半导体厂商也计划在成都投资建新厂。记者了解到,贾所说的厂商很可能是中国企业紫光。一位熟悉紫光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紫光计划在成都建12英寸晶圆厂。不过紫光方面一位高层对此予以否认,并表示:“格芯在中国做什么,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针对在中国的投资,桑杰·贾向第一财经记者说道:“几年前中国还没有全球前十的芯片制造商,但今天已经有两三家了,所以我们要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而且在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我们的客户都在中国。”

  不过,此前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成都一开始并非是格芯的首选,格芯此前与中国数个城市进行合资设厂的谈判,去年还同重庆谈判数月,但项目最后没能落地。而最终选择成都,也是因为成都市政府给了投资等优惠政策


  弯道超车

  Gartner分析师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格芯一期的项目基本上是把新加坡老厂的生产线转移过来,因此成都市政府更加看重的是二期22纳米FD-SOI的项目。”不过,他认为这个工艺的市场需求不大,格芯更希望是借着中国的资金和需求占领市场。

  盛陵海表示,因为国内有向FD-SOI技术进行投资,希望能够借该技术弯道超车,目前虽然FD-SOI的技术仍然具有低功耗的优势,但是无法成为主流工艺。

  AMD2008年分拆了制造业务,并将其命名为FoundryCompany,由阿布扎比金融机构ATIC持股55.6%,AMD持股44.4%。

  FoundryCompany后来改名为GlobalFoundries,并且启动了独立进程。新增晶圆工厂和对新加坡特许半导体(CharteredSemiconductor)的收购都加强了GlobalFoundries在晶圆领域的地位。而与ARM等企业加强合作也已经成为该公司的重要战略。

  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格芯资产总额203亿美元,负债总额43亿美元,资产负债率约21.18%,不由让人对格芯的前景产生担忧。

  更有消息称,格芯大股东想要找中国投资人接盘。对此,一位中芯国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SOI是格芯最后的卖点,需要好好包装一下。”

  在摩尔定律放缓的背景下,传统的芯片制造商都遇到了新的挑战。桑杰·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摩尔定律是经济法则,只是由于复杂性变化的速率不如以前那么快,但是创新并没有少。现在的问题是应用,以及找到实现这些应用的解决方案。”

  据悉,格芯已经宣布7纳米技术将于2018年制成,然后会随着成本的降低实现量产。“7纳米后我们会投入5纳米芯片的研制。5纳米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面市。”桑杰·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数据中心以及数据中心的分析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无论是数据收集,还是对数据的分析和传输,半导体芯片都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桑杰·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硬件和软件的边界逐渐消融为创新提供了机遇。比如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会使用到CNN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网络等这些过去没有的技术,也让芯片架构发生变化。传统的半导体厂商应该努力去迎合科技发展所创造的新需求。”


上一篇:人工智能这场大风,将对商务旅行刮来什么影响?
下一篇:外媒:自动驾驶技术已经从婴儿期发展到了青春期
精选推荐
人工智能民主化能否实现取决于科技巨头
人工智能民主化能否实现取决于科技巨头

[2017-12-29]  我们经常听到像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公司说他们希望人工智能民主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词,民主化。 但这些公司如何界定“民主化”还不清楚,像AI本身一样,它似乎有点炒作的味道...

机器人从工业走向家庭  库卡KUKA目标是引领中国市场
机器人从工业走向家庭 库卡KUKA目标是引领中国市场

[2017-12-08]  机器人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库卡KUKA想要在中国这个大蛋糕中占有一块大份额,库卡公司正在引领市场...

麻省理工正研究植物机器人 让植物自主控制机器人
麻省理工正研究植物机器人 让植物自主控制机器人

[2018-12-08]  控制论通常指人类用机器人部件增强自己。我们听说过动物机器人或昆虫机器人,但我们很少听说植物机器人对吧?一个机器人其实是对植物有很大益处的,因为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移动......

谷歌大脑发布ROBEL基准 鼓励用低成本机器人训练AI系统
谷歌大脑发布ROBEL基准 鼓励用低成本机器人训练AI系统

[2019-10-11]  训练AI系统的机器人D& 39;Claw和D& 39;Kitty用于控制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系统,测量其性能所使用的基准通常仅限于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昂贵硬件, ...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解码人类行为和想象时的大脑活动信号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解码人类行为和想象时的大脑活动信号

[2017-08-23]  为搜索引擎过滤信息,棋盘游戏对弈,识别图像 人工智能在某些任务中远远超过了人类智能。来自弗莱堡由神经科学家私人讲师Tonio Ball博士领导的几个杰出的BrainLinks-Bra......

英国首台月球车是个小型四腿机器人 将于2021年登月
英国首台月球车是个小型四腿机器人 将于2021年登月

[2019-10-12]  探测器将用四条腿探测月球表面,并将数据传回着陆器,后者将把数据传回地球图 詹姆斯温斯皮尔英国即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中国之后的又一 ...

麻省理工最新机器人“装配工”未来可建造太空基地
麻省理工最新机器人“装配工”未来可建造太空基地

[2019-10-17]  两个机器人原型把一系列小单元组装成大结构体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人员最近提出一种新型机器人技术,即一种小型机器人系统,能够自主地用统一规 ...

MIT用深度学习处理3D点云数据 应用于无人汽车等领域
MIT用深度学习处理3D点云数据 应用于无人汽车等领域

[2019-10-23]  如果你见过自动驾驶汽车,也许会对车顶上那个一直在旋转的圆柱体感到好奇。这是一个雷达传感器,无人驾驶汽车依靠它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导航。 ...

本周栏目热点

2020年中国AI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20-04-03]  核心摘要:目前人工智能商业化在算力、算法和技术方面基本达到阶段性成熟,想要更加落地,解决行业具体痛点, 需要大量经过标注处理的相关 ...

[1970-01-01]    从首尔清潭洞SM娱乐公司大楼代表办公室的落地窗可以清晰地眺望对面的汉江。李秀满会长介绍拥有代表办公室和录音室的建筑物是工作室中心 ...

[1970-01-01]    虽然我国经济增速下降,通缩若隐若现,但由于我国劳动力人口在2012年已经达到顶峰,之后总量呈逐年下降之势,所以即使近几年产业工人工 ...

腾讯思享会:探讨智能社会与人类未来

[1970-01-01]    人类在享受开车的过程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让机器开车,人类如不是理性的控制机器人,又将一场持久的大战。  以智能社会与人类未来为 ...

[1970-01-01]    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到了重新定义的时候,机器人拥有人类的感知和思维、应用到更多领域,成为现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由此看出中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