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不乏商用机器人的身影,比如2017年春运期间,11台智能机器人亮相广州南站和深圳北站,主要是为旅客提供问询等服务;山东省邮政管理局为提高包裹分拣效率,已引入300台全自动快递分拣机器人。据媒体报道,当前中国商用机器人公司已经超过4000家。而在2016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150多家机器人产品亮相。其中60%以上的产品都是针对商务端场景的商用机器人。
二大门槛阻挡商业机器人发展
首先,商用机器人怎么好好走路成阻挡发展门槛。在去年有媒体报道,小胖机器人在无人操控时,突然运动打破现场玻璃造成一人受伤。伴随着“机器人伤人“的科技恐慌,引发巨大反响。
其次,商用机器人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智能语音”。如果机器人没有说话能力或者不能与人交流,那么在消费者眼中,机器人就是不智能的。在实验室测试的时候,机器人的语音系统达到交互的要求,语音识别准确度在90%以上,但是一旦客户签收,应用到公共场所就是“鸡同鸭讲”,这让很多机器人企业很苦恼。这个技术在行业被称为远程动态麦克风阵列拾音技术,国内的机器人行业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并不成熟。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商用机器人缺乏核心技术和偏离市场导向两大问题,产品仍依靠东拼西凑的概念叠加,并没有从应用场景、用户体验等方面出发做设计规划。商用机器人需要针对行业客户的不同消费场景开放更多的定制自由度,承载部分企业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为传统的政、企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更多价值甚至带来革命性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