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晓东
近来,有关人工智能(AI)写作的话题随着机器人“小冰”(“小冰”是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在2014年5月发布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它凭借在大数据、自然语义分析、
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方面的技术积累,实现了超越简单人机问答的自然交互)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以及“小冰”参加中央电视台《机智过人》节目进行人机诗歌写作对抗而引发了相关的争议和探讨。人们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人工智能是否已经发展到能够替代真正的人类展开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文学创作活动,以及人工智能写作是否真的像人工智能专家所认为的那样具有广阔前景。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已经实现了飞跃发展,在服务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等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能够依托先进的图像和符号识别能力进行系统的计算,其本质仍然是现代发达的网络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展现出来的各种复杂能力实质上就是被人类操控的行动,抑或是“自我”背后的加工与运算导致的结果。所谓“人工智能”,顾名思义,意味着机器智能的实现程度依赖人对智能技术的掌控程度。人的信息处理技术如果仅仅能够达到操控机器的程度,那么,机器就只能实现简单被操控。而如果人的技术进步能够运用信息科技来实现高精密计算和信息检索的话,人工智能机器就可以实现复杂被操控,乃至于“自我操控”。这个“自我操控”是建立在人工输入相应的运算程序和充足的数据资源基础上的,其“操控”过程是计算,这种计算具有前瞻性和概率性,因而就具有了正确选择性的可能,这就是人机象棋和游戏大战中机器人可以获胜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是人们“担忧”机器人具有人的大脑思维能力的根源。
人工智能思维是程序控制下的思维模式,它具有识别性和最优选择性,却很难具有人的情感性和主动创造性。基于此,新闻写作可以“适当”由人工智能加以参与,美国的美联社、《华盛顿邮报》以及中国的新华社都已经在人工智能新闻写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工智能参与新闻写作提高了新闻写作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新闻写作的“准确性”。因为对于一些新闻消息来说,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信息检索和信息加工实现的。不过,人工智能新闻写作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新闻写作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消息写作这个层面,而且主要从事体育、金融等行业新闻的编辑工作。这主要是因为金融、体育等行业的新闻消息呈现具有数据可分析性特征,只要输入一个相应的代码,它们背后的信息就可以通过电脑固定编辑方式来直观呈现,这个过程类似于电脑的信息检索流程。所以,人工智能新闻写作具有“刻板性”特征,其写作流程过于“死板”而缺乏人的“温度”。在深度的新闻报道中,人工智能写作就只能“忘洋兴叹”了。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参与写作是“代入式”写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进行的是程序编辑或公式编辑写作。目前,网络上有“网络小说生成器”、“诗歌写作生成器”等各种文学写作程序,实际上,这些写作软件只能进行简单的文字拼接和粘贴,在程序的背后,人工智能软件已经被“植入”了大量故事段落或者是诗句资料,只要给定一个主题,它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算”和“比对”出一首诗歌或者一篇小说。
实际上,人们发现,人工智能软件所作的诗歌常常较之小说作品更胜。这也是“小冰”只是“创作”和“出版”了一部诗集而不是小说集的原因。小说创作对创作主体的写作思维的综合性要求很高,写作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人生体验,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构思,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情感及时融入到写作过程中去,才有可能讲好一个感人的故事。而人工智能小说写作则只是在代入“别人”的故事,“抄袭”的结论势必会引发人们的非议。但人工智能的诗歌“创作”略有不同,人工智能进行古典诗歌创作是艰难的。目前,网络上有一键生成藏头诗等写诗机器,最终生成的作品虽然也严格遵循了诗的格律和平仄,而且每一句读起来都似乎很有蕴味,但当连缀起来进行“品味”的时候,其内在逻辑性和完整性就没有了。
在“小冰”的现代诗歌“创作”、“鉴赏”中,读者却经常面临很多的“纠结”,并常常误以为人工智能诗歌在有的情况下无异于诗人的创作。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现代诗歌基本特征和当前现代诗歌写作中所存在问题的双重作用。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创作有很大的不同,现代诗歌创作没有严格的限制和约束,自由发挥性很大,而且常常通过隐喻、象征等新的修辞方式来传达朦胧、隐晦的诗意,诗句之间被打乱的逻辑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帮助诗意的重构。所以,当我们选择阅读某些现代诗的时候,诗意的领会就会比较“艰难”。这种“艰难”如果具有正当性,诗歌就是好作品,而有的“艰难”是接受者或创作者的水平良莠不齐造成的,这正是现代诗歌在今天常常遭受文学阅读者和文学研究者们“诘难”的重要原因。
正是基于此,人工智能现代诗歌写作有了多种可发展性。“小冰”自身存储了大量现代诗句,它可以从资源库中调取比对资源进行写作。作为单个的句子,“小冰”的确可以完美地且没有语法错误地完成创作,而且这句诗一定是“诗句”,这是因为它直接“借鉴”或“挪用”了经典诗歌作品中的句子。但如果进行多句连读和分析时,我们却发现,诗歌并不具备意境和韵味,而且诗歌写作得越长,我们越能发现其中的“裂痕”和问题。从这一点上来说,诗歌创作以及其他诸多文学文体的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方式,文学写作思维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而并非只是简单的逻辑推演与行动选择,故人工智能文学写作在目前的条件下是难以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