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吧机器人网 » 专题 > 相关科技 > 正文

哥伦比亚大学新型AI“光指”让机器人拥有高精度触觉

机器人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已经处在不断进化的阶段,但是对于触觉、嗅觉和味觉,它们几乎“一无所知”。如果之后要和机器人做朋友,我们当然不希望在和它们握手或者拥抱的时候被挤压骨折。

聪明的机器人需要触觉。

人类皮肤能感知触觉、痛觉、热觉等多种感觉,其中触觉感知最为重要。人的触觉主要通过分布在皮肤不同深度的四种触觉感受器来感知,但要实现快速响应、稳定抓取、拉伸、切向力和运动方向等等感觉功能,对机器而言极为复杂。

(图源:liu.se)

几十年来,机器人专家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机器有感觉,也就是触觉传感。目前最基本的方法是使用换能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

根据传感器本身的软、硬包覆层和覆盖应用范围,触觉传感器通常分为三类,近年来国际上重点研究的是其中的柔性皮肤、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尽管在两年前诞生了世界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但人造皮肤依旧进展缓慢。

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 Matei Ciocarlie 说:“一直以来很难跨越的鸿沟是,制造触摸传感器和制造手指是有区别的。”

于是 Ciocarlie 和电气工程教授 Ioannis (John) Kymissis 想出一种 “新奇” 的思路——“光指”,研究团队称“他们的手指可以在一个很大的、多曲线的表面上以极高的精度(<1 毫米)来定位触摸,这与人类的手指非常相似。”

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IEEE/ASME 机电一体化会刊》。

(图源:哥伦比亚大学)

通俗来说,这个手指不是通过触觉神经来感受,而是通过 “看” 自己手上的光亮程度来判断力的大小。

这种光指是由 3D 打印机做出的骨架,骨架上嵌入了 32 个光电二极管和 30 个相邻的 LED,为了使这些亮光“仅机器人自己可见”,手指外表用柔软的反光硅胶皮肤覆盖。

当机器人手指触摸物体时,外部会变形,并且骨架上的光电二极管会检测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的变化。由此,系统就可以确认手指什么地方在摸东西,以及用了多大的力。所以,机器人不会感觉到触觉,而是会 “看到” 触觉。

(来源:哥伦比亚大学)

此前,一家名为 SynTouch 的公司研发出一种“盐水手指”,手指内部是 19 个超灵敏电极,电极和硅外皮之间注入了盐水。当接触东西时,电极会通过盐水检测电阻的变化,从而知道触摸的位置和强度。

哥伦比亚大学的 “光指” 原理其实和 “盐水手指” 很相近,只不过把电极和盐水换成了 LED 灯和光电二极管。最大的不同在于,“光指”融入了 AI 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处理更精确,同时还具备自我校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如果戳一下这个“光指”,所有的广电二极管都会“动起来”,靠近被戳地方的光电二极管反馈更大,远的地方反馈较小。整个系统能非常详细地获取所有信息。也就是说,你戳一下“光指”,手指内部需要处理 32 个光电二极管和 30 个 LED 发出的 960 个信号。另外,由于光可以在弯曲的空间中反弹,这些信号可以覆盖复杂的三维形状,比如指尖。

“我们的结果表明,深度神经网络可以非常高精度地提取此信息,” Kymissis 说,“我们的设备从一开始就是真正设计成可与 AI 算法结合使用的触觉手指。”

“人的手指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的联系信息——在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中有超过 400 个微小的触摸传感器!” Ciocarlie 说。“这个模型促使我们尝试从手指上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确保手指四周的所有接触都被覆盖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基本上建造了一个没有盲点的触觉机器人手指。”

其实,相比于其他刚性换能器,“光指”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即不需要外接太多线缆和其他电子设备。该团队表示,把这样一根 “光指” 连接到手上只需要一条 14 线电缆。

图 | “光指”,为了显示内部构造,此处没有包覆外层“硅皮肤”(来源:哥伦比亚大学)

接下来,研究人员打算进一步用集成了 “光指” 的手来尝试证明其灵巧的操作能力。

就像是女生下班回家路上从乱七八糟的包里翻找口红一样,光线不足的时候只能靠摸形状来判断,机器人也可以学会在视觉和触觉之间来回切换。

此项研究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当其他工程师执着于让机器人从生物神经上模仿人类时,他们尝试用一种 “非人类” 的方式混合了视觉和触觉输入。尽管这根 “光指” 目前还不能感受到温度、粗糙或者柔软,但是研究人员似乎正在寻找另一个解决方案——听出粗糙感和柔软感。

https://engineering.columbia.edu/press-releases/ciocarlie-tactile-robot-finger

https://www.wired.com/story/this-clever-robotic-finger-feels-with-light/

原标题:新型AI“光指”能看见力的大小,无盲点定位触觉,精度接近人类手指


上一篇:谷歌《Nature》发论文称实现量子霸权 18亿倍速碾压世界最强超算
下一篇:量子计算竞争再度升级 英特尔发布神经拟态系统
精选推荐
MIT研制出可以像植物一样生长的机器人
MIT研制出可以像植物一样生长的机器人

[2019-11-09]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一种新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本质上自我延伸,其生长方式与植物幼苗向上生长的方式惊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 ...

什么是机器人学?机器人学简介
什么是机器人学?机器人学简介

[2017-12-14]  机器人学是工程学与科学的交叉学科,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机器人技术涉及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操作和应用,以及用于控制、感官反馈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系统。...

[2017-03-21]  虽然有很多关于机器人取代工人的担心,但哈佛经济学家James Bessen的论文指出,在过去的67年里机器人仅仅淘汰掉人类工作中的一个。在1950 ...

比利时研发出可以自我愈合伤口的软体机器人
比利时研发出可以自我愈合伤口的软体机器人

[2017-09-03]  软体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的新兴领域; 他们“可以与人类相互作用,而不会杀死他们,并拿起像西红柿这样柔软的物体。” 从长远来看,布鲁塞尔大学队伍正在努力创建一个类似的材......

7种常见的机器人焊接类型
7种常见的机器人焊接类型

[2017-12-17]  机器人焊接是工业领域最常见的机器人应用之一,近几十年来主要由汽车行业驱动。机器人焊接在完成大批量,重复性的焊接任务时效率最高。...

这个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
这个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

[2019-07-12]  世界首创,来自澳大利亚机器人视觉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推动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边界,他们创造了可定制的、小型化的手术机器人,能够唯一地 ...

机器人iCub作为嵌入式AI的标准机器人研究平台的重要性
机器人iCub作为嵌入式AI的标准机器人研究平台的重要性

[2017-12-24]  机器人的研究在过去10年中得益于一个具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的标准化开源平台——人形机器人iCub。iCub最初在意大利被创建,如今在欧洲、美国、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的实验室......

哈佛大学《自然》发表新驱动技术,让飞行机器人悬停且不受损伤
哈佛大学《自然》发表新驱动技术,让飞行机器人悬停且不受损伤

[2019-11-06]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他们开发了一种由柔软的人造肌肉驱动的机器人蜜蜂(RoboBee),这种机器人在撞墙、 ...

本周栏目热点

“合体”后的异构机器人吸引力十足

[1970-01-01]    不少机器人,都各有自己看家的本领,但你是否有看到过将两种不同运动形式的机器人结合在一个平台上,比方说:你可以结合地面机器人的效 ...

微软拟开放Edge浏览器关键引擎源代码

[2015-12-09]   据外媒报道,现在,微软在开源工作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并且它还在继续对开发者社区开放更多的技术 ...

中国量子卫星实现超光速通信?量子纠缠不允许

[2016-09-01]   中国在最近发射了一枚卫星用于测试量子纠缠。这是一项有趣的实验,这将有望实现防黑客的卫星通信。然而,这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文章声 ...

[2016-05-08]   编者按中国制造业正走在裂变的十字路口上。一方面因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制造业过剩的产能需要有一个痛 ...

MIT发明新材料:在特定温度能够自动恢复原状

[2016-09-01]   8月29日消息,在过去几十年里,麻省理工学院凭借其强大的科学研发能力为人类创造了许多新发明,现在这份发明单里面又要新添加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