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国内机械式立体车库有哪些痛点,泊车机器人要颠覆它们?
张会战:最大的痛点,是安全。国内机械式制造技术落后,导致立体停车库事故频发。建议您有时间百度一下立体停车库事故,故障率居高不下。不久前,我们与青域资本投资总监见面,他第一句话就吐露真言,“国内的机械式立体车库,我是不会进去停车,看着恐惧”。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近15年来,郑州市建造不少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多半处闲置状态。这跟一次次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曝光,不无关系。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市面上最普遍的是升级横移类,也是网上报道事故率最高的类型。
再者,是投资浪费。比如,土地利用率较高,垂直升降塔库、平面横移、巷道堆垛式立体停车库,查看相关网站每天的招投标合同额,都是动辄千万及上亿元的投资标的。投资建设完成,停车率不足,常年闲置,直至腐锈瘫痪,无法移作他用。对投资人来讲,资本进入后即被套牢,风险较大。
5、如何颠覆?
张会战:固洋科技团队在介入停车行业前,做了很充分的国内现状调研,也研究了日本的停车行业。
团队成员在交流时,就提出,若泊车机器人可彻底解决市面上立体停车库的安全事故痛点,能否颠覆现行的建造资本浪费,投资风险大的痛点。几经讨论,降低投资风险,有两条技术路线:一、立体停车场建成后,若停车率严重不足,无可观的现金流,无需拆解,即可迅速结束停车用途,换作他用,投资不浪费。二、作为立体停车场,根据停车需求数量增减,可增减立体停车场层数。其他层可用作商业、办公或仓储。因为我们团队起初研发的口号,就是有承重平面存在,就会快速呈现停车场。这就是,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性,也是泊车机器人的优势价值所在。
6、您作为北京固洋科技掌门人CEO,对北京的静态交通发展有何深刻理解与建议?
张会战:静态交通的发展,通俗的讲,就是停车场车位的规划布局、设计是否与动态停车需求合理匹配的过程。北京城市中心区停车位供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大块,一是商务区,二是居住区。
针对商务区这一块,建议北京的停车收费完全实行商业化运作,碰撞出民间投资人建设、投资停车场的热情。若私人兴建的停车场,按物业模式管理,其收费标准由市场来调节,反映停车位需求之间的关系;政府主导投资的停车场由私人管理公司承包,采用商业原则经营,政府只对承包者监控,保留对收费利润率调节的控制权和服务质量监督权。完全由市场引导的停车收费,可反映出停车供需关系,其收费价格、计费方式灵活多样,合理引导北京城市停车需求的时空分布和出行方式的选择。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政府投资的停车场,其停车入口处,必须醒目立牌价格公示,让司机明白消费,可自由选择。价格按停车高峰、低谷、夜间空置时段区分开来。
居民小区的停车位,多属固定车位,收费通常采取包月、包年形式,有些停车位由业主买断。相对而言,居住小区停车收费标准比商业车位低很多,小区物业管理方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北京一些老旧小区,在当初建设时没有提前预留充足的停车位,小区居民只有将自家的机动车停放在小区道路路侧,这样,就造成居民高峰出行不畅通。
若要从根源上解决北京静态交通问题,我建议从三个方向同时进行:
一、快速增加停车位存量;可因地制宜,新建、改造停车场。
二、精细化管理停车位,由北京市政府牵头建立“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市级停车诱导系统”,统一结算停车卡,可以纳入“北京通卡”结算。把所有商业与小区的车位组成一盘棋,由市属公司统一管理,反映到北京市唯一的手机停车APP上,这样可减少车主寻找车位的时间,提供效率。也避免各企业各自为战开发APP平台。
三、车位分时出租,激活停车位买卖、抵押、租赁。当停车位像商铺一样,吸引民间投资时,使用效率和建设效率均会倍增。而政府只需做好一件事即可,印制停车位产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