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利用AI技术修缮长城、拯救北极熊之后,英特尔又找到了一个用自身综合解决方案来造福社会的项目——保护东北虎。
7月29日,英特尔公司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吉林省长春公园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宣布将运用英特尔人工智能技术实施东北虎保护项目,试图用这种方式来保护像东北虎这样的濒危野生动物。
现如今的英特尔,越来越强调自己作为一家数据公司的地位,和合作伙伴一起共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解决科研保护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的重要举措,也是英特尔“用技术造福社会”系列项目的延续。
资料显示,东北虎也称西伯利亚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然而,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增加、森林砍伐、栖息地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野生东北虎种群及其栖息地在不断萎缩。
根据近五年来,利用远红外相机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东北虎种群的系统监测显示,中国境内2013-2017年,累计监到的东北虎不同个体数量接近47只,其中包括9个繁殖家族和16个幼崽。
仅在2017年,全年红外相机监测到的东北虎不同个体达24只,这些可喜成果是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天然林全面商业性禁伐、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自然保护区网络建立、扩大和完善、特别是吉林省十多年来的全面禁猎等多种措施的实施和推进,野生东北虎种群及其栖息地逐步改善所产生的直接效果。
2010年多国首脑参与的全球老虎峰会制定了目标,力争在2022年再逢虎年时,全球野生老虎数量翻一倍;同时将运用创新科技,有效管护野生虎及其栖息地列为重要措施。这些都为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和保护提供了重要机遇。
WWF公益合作部经理侯嫣琳向钛媒体介绍了当时合作的初衷:“首先从WWF这个组织的愿景出发,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科技手段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我们对于合作的企业也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英特尔在各方面都是符合环境友好型要求的,双方一拍即合,是个互相连接的过程。”
双方在达成合作意向之后,英特尔便开始与WWF相关项目负责人开始了对于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
据了解,传统方式对于东北虎数量监测过程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最初调查数量要看足迹,但是对于识别不同个体这件事来说,需要测量跨径的大小、足径的长短等细节的信息,这种方式误差特别大”,WWF 中国东北项目总监刘培琦表示。
除此之外,通过广泛布局红外相机拍照也是目前很主流的一个监测方式。刘培琦透露,“用自动感应相机来捕捉东北虎图片尽管是目前的主流,但很多时候即便是目前的高清相机成像质量也达不到要求,外界环境对成像的影响也很大,气候、温度、地形等因素会造成很多的误判。”
据WWF中国东北项目总监刘培琦介绍,目前在东北虎可能出现的区域,布局了的大概1200多台相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上还是希望应用到更好的技术。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此次合作所运用的英特尔人工智能技术方案是通过前端和后端结合的方式,来对我国区域范围内的东北虎数量进行监测,涉及数据的收集、分析两个重要部分。
数据收集方面,主要是基于英特尔Movidius的视觉处理设备将对东北虎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Movidius 是一家被英特尔收购的科技公司,专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此次合作中所用的芯片则是根据项目具体需求专门优化的。
数据处理方面,基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固态硬盘存储介质,以及面向英特尔架构优化的TensorFlow等技术和工具,通过数据分析识别来自数百个摄像头的图像,追踪野生老虎历史运动轨迹。
总之,英特尔AI方案最具创新的地方就在于,它突破了此前主要依靠红外相机开展野外监测的,影像数据手动收集、处理及分辨耗时费力,重要数据难以及时捕获,盗猎无法及时监控,动态与模糊影像无法分辨还原等局限。
双方合作将通过安装前端智能视觉处理设备提高有效数据量,通过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进一步对东北虎个体、生态链相关物种进行识别归类,并可针对栖息地域进行有效的数据训练及分析,有效地实施东北虎的监测与保护。
当你对人工智能到底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这个问题产生疑惑时,英特尔已经帮业界探索出了很多可行的方式。
“人工智能只有不断实现应用突破,持续解决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挑战,才能彰显其巨大价值。” 英特尔公司全球
品牌营销副总裁Alyson Griffin表示。
对于英特尔来说,它现在的品牌重点正在逐渐转移到一个核心逻辑上,即通过英特尔强大的技术方案来帮助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并且让使用该技术的公司以此实现自身的转型。
说到底,它并不是在卖一个解决方案给客户,而是把
人工智能与濒危动物监测、研究和保护有机融合的模式进行推广,将一个项目做成典型案例,对今后的其他项目产生一些参考价值。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