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写一条这样的消息至少10分钟,有些数字没有表格的话还容易看错行。‘快笔小新’分分钟可以生成很多条,还不容易出错。这就把记者从基础、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采写原创、深度稿件。”周杰说。
新华社经济信息部发稿中心副主任温希强表示,财经信息稿件是 机器人 写稿的一大用武之地。“机器人在我们部门可以采写多种类型的资讯稿件。比如,播报外汇中间价及涨跌幅度的快讯和简讯,写创业板财报等。”温希强说。
“快笔小新”会带来什么影响?
“机器人写稿流程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自动写稿、编辑签发四个环节。技术上通过根据各业务板块的需求定制发稿模板、数据自动抓取和稿件生成、各业务部门建稿编审签发‘三步走’来实现。”新华社机器人写稿系统研发团队成员、技术局高级工程师熊立波告诉记者,从研发到系统上线,用了约半年时间。
目前,新华社总编室已牵头制定机器人写稿管理规范,技术局已申报《一种面向短新闻的机器写稿方法与装置》《基于模板自动生成新闻的系统和方法》两项专利。
“技术建设是主体建设,技术优势是核心竞争力。”这是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在2015年对技术建设提出的要求。近期,新华社技术实验室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除了机器人写稿系统外,还有新华通、党政企客户端、中纪委客户端、全媒体供稿平台等。
“快笔小新”上线消息刚一发布,就在网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记者快要下岗啦!”“重要的还是深度!”网民纷纷发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从反馈的评论来看,67%的网民持正面态度。那么,“快笔小新”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应该说,机器人写稿系统是记者的帮手,它能够为记者分担简单机械的劳动。机器人写稿系统是技术和业务的真正融合,是人机融合。机器人写稿系统不是来抢我们编辑记者的饭碗的,是来为我们服务的。把那些机械性的重活、累活、苦活都交给机器人,我们的编辑记者就可以深入调研,采写更多的独家深度报道。
机器人写稿系统是“技术是生产力”的真正体现。我们的“小新”还不到一岁,现在已经可以每周写数十条的体育类稿件,每天写近百条财经类稿件了。下一步,技术人员将从数据标准化和写稿智能化两个方面,进一步让我们的“小新”变得更聪明。
机器人写稿是新华社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研究大数据在信息生成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推进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地履行国家通讯社职能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