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4:新一代创新载体建设行动
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产学研用互动、企业协同创新等新机制、新模式,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依托现有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对接中关村科学城的科教资源,建设跨学科、集成式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围绕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应用示范,组建一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到2020年,建成10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建成1至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成20个左右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建成5个左右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加大新工艺开发和推广。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增材制造为主攻方向,构建基础工艺创新体系。支持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汽车、机械、钢铁、冶金、石化、食品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优化资源布局,联合建设一批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加强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全面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和新工艺。面向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开展工艺技术转移和对外辐射服务。强化设计对创新的支撑作用,整合工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优势设计资源,打造“北京设计”品牌。
(三)采用新模式配置资源。优化整合概念创意、产品设计、研发测试、关键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品牌经营、互联网营销等业务环节,重构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创新价值创造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实施组织变革。对接国家“智能制造工程”,实施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建设一批智能化、生态化的示范工艺线和示范工厂。大力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技术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云制造、分布式制造、生产外包等方向转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众创、众包设计平台,推行模块化设计,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制造网络,开展海外投资并购,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营销渠道,利用代工(OEM)模式与代工企业加强合作,在全球配置制造资源。
专栏5: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部署,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工程”,围绕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以及智能产品、智能服务、供应链管理、工业电子商务等开展试点示范。选择京津冀产业链衔接较好的重点领域,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与产业链上的津冀企业合作,推进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构建跨区域联网智能制造系统;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制造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化车间和智能化企业。积极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京津冀统一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云平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